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公共场所是谁的(图文)

马翠华  2014-11-28 23:36:41  自编
案例正文:

X是一名来自国的留学生,在中国杭州Z大学习。杭州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所以小X所在的Z大一到周末校园里也是游人如织。可是游客的一些做法,却常常让小X不能理解。游走累了的游客会在学校的草坪上席地而坐,他们常常大声地呼朋引伴,有的人还脱掉鞋子。小X表示,学校的草坪是大家的,是公共场所,不能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脱鞋等,不能做这些非常私人化的行为。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中国人素质的问题,其实则不然,这里面体现了两个问题。第一是对公共场所的认识问题,公共场所是谁的呢?西方人普遍认为是大家的 ,所以要在公共场所去掉那些私人化的东西(比如穿睡衣)。中国人认为公共场所既然是大家的,那么就有我的一份,我可以带进一些私人化的元素。第二是目前中国公民还缺乏公共意识,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公民层面都在培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