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盛装出席婚礼

徐丽丽  2015-10-28 08:58:10  自编
案例正文:

徐老师是中国赴马来西亚的一名汉语老师,2013年,她在马来西亚汉语国际交流中心工作了一年,中心有很多当地的本土教师。一次,我的室友,一位本土教师邀请我去参加她妹妹的婚礼。由于经常去她家做客,和她全家都很熟了,她便邀请我,婚礼之前,去她家等候一起出发去婚礼现场。当天我穿了平时的服装抵达,到达后就觉得她的妈妈一直在看我的衣服,后来没过一会,她来告诉我,她的母亲建议我换一条裙子去参加婚礼,并找出了一条她的衣服让我换上,还特意为我化了浓浓的妆,我意识到马来西亚人对婚礼的要求和我们有差异,后来发现,前去观礼的嘉宾都穿着的如同走红毯般隆重。

婚礼结束后,我找机会向朋友详细请教,才知道,在马来西亚,婚宴是非常隆重的社交场合,不论是主人还是宾客,都非常认真、精致地准备自己的参宴服装,可以说怎么隆重都不为过。所以,后来我特意去商场买了件正式的晚礼服,以应对类似的活动。不过回国时,我并没有带回国,因为实在想不出在中国什么样的场合适合穿同类的服装。




延伸阅读:

马来西亚人的婚礼很特别。订婚的时候,男方先向女方的家乡送去糕点、白酒,给女方的邻居也送上一小包糕点。订婚后不久,即可在屋长的主持下完婚。举行婚礼的时候,新郎、新娘双双同坐在一面大铜锣上,屋长则手持大公鸡在他们头上舞动几下,为他们驱邪,也为他们祝福。

另外,马来人的婚俗很有特色。婚礼在女方家举行,持续一周,包括男方带聘礼到女方家接亲、教长为新人念经祝福、举行新人沐浴仪式和合婚仪式等,主要仪式均在晚上进行。七日后,新郎方可偕新婚妻子和嫁妆回自己家里。迎亲时,男方走一半路,女方走一半路;男方要打扮得像高官显要,打着雨伞高高兴兴去迎接新娘;女方则要显出悲伤的样子,因为要远离亲友,故而心情不好。

  举行婚礼时,新郎和新娘再次打扮一新,端坐大堂正中,接受来客的祝贺和红包。客人祝贺时不是举杯饮酒,而是鞠躬致意,向新人身上撒上五谷,还要将青草或茶叶煮泡的、象征身体健康的汁液喷洒在他们身上,祝福他们五谷丰登、早生贵子、白头偕老。在这个过程中新郎和新娘既不能吃也不能喝,只能专心致志地接受客人们的祝贺。参加婚礼的人,除了新婚夫妇的亲朋好友之外,过路的人都可以进去祝贺。婚礼仪式结束时,新郎和新娘回送亲友一枝鲜花,花中扎着一个鸡蛋,表示花好月圆。




思考题:


分析点评:
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婚礼习俗,有的婚礼习俗由于文化的原因可能比较独特,从而容易造成一些误会。例如,乌克兰人在行婚礼时,新郎新娘要双双站在一块大面巾上,这并不是为了干净,而是意味着夫妻将白头偕老一生不离。在当今这种世界经济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婚礼越来越吸引大家的眼球,怎样办好一个婚礼?而对于宾客,如何参加高规格的婚礼,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