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不是个人隐私? |
|
2014-11-28 23:30:56 |
|
案例正文:
M是美国留学生,她申请了中国的奖学金,来到中国做交换学生,为期一年,在大学里学习汉语。她学习很努力,但是汉字的学习对她来说十分吃力。老师很想帮助她,有天她感冒没来上课,于是老师利用这个时间开了个小班会,想让同学们“献计献策”来帮助她学好汉字。为了更具针对性,老师还复印了她的汉字作业让大家能够“对症下药”。
第二天,M十分生气地找到老师,她觉得老师这样做是非常不合适的。在她看来,她学习汉字不太好这件事,是自己的事情,与任何人无关,更不需要老师的“热心帮助”。更重要的是,她的汉字听写作业是她的隐私,未经她的许可就给别人看,是对她隐私赤裸裸的侵犯。老师则觉得很冤枉,“好心当了驴肝肺”,本来想帮助这名学生,却搞得很尴尬。
老师首先向玛丽道歉,并说明本意并向她介绍中国的习俗和礼仪文化,让她能够理解老师这么做的原因。并且老师应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注意西方国家学生的隐私意识。
M在中国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应当了解中国的礼仪文化,如果能够理解中国人表达关心与帮助的方式,应该就不会产生这么大的反应。这位老师也应该注意中国人和外国人尤其是西方国家学生的差别,很多我们认为是“为了他好”的事情,可能本人并不这么认为,而是会觉得你干涉了他的隐私和自由。
(以上案例摘自微博@北语刘志刚http://www.weibo.com/liuzhigangbeiyu)
|
延伸阅读:
|
思考题:
|
分析点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