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形同虚设的交通规则

邓筠  2015-10-25 22:00:40  钱颖整理
案例正文:

  以色列青年吉罗描述了从他在特拉维夫的住所到办公室的十分钟路程。“我总是尝试不同的路径更快地到达。如果我看到红灯,我就右拐。我非常没有耐心。我不能忍受等待。”

  吉罗的不耐烦在以色列是寻常状况。如果红灯变绿而你没有踩下油门,以色列司机就会按响喇叭,或者冲着窗外大呼小叫。他们追尾是因为不能忍受任何人挡在他们前面。道路中间所画的交通标志线只不过是个建议罢了。如果一个以色列警察拦下一个司机,他就准备好有一场争论。当问及以色列人为何如此糟糕地驾驶时,耶路撒冷前任市长泰迪·克莱科回答,如果你每隔几年就准备打仗,安全驾驶在你的意识中就成为最遥远的事。“在以色列开车要比在太空漫步危险得多。”宇航员伊兰·拉蒙离家执行重大使命前向家人保证。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以色列长期以来处在动荡之中,频繁的战事让人们对危险有所麻木,相比于子弹、炮火纷飞,追尾这种交通事故不足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