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不是按次买单 |
|
戚影 2015-10-20 16:46:14 自编 |
|
案例正文:
Jack(化名) 是一名在中国留学的英国学生。刚到中国的时候,热情好客的中国朋友常常邀请Jack一起吃饭。愉快的就餐过后,习惯“自用自付”的Jack提出分摊账单。这个时候,Jack的中国朋友总是说,“这次我来买单,下次你请我”,并且告诉Jack 这种“按次买单”的AA制在中国朋友之间很常见。本着入乡随俗的原则,Jack接受了这种付费方式。不过,不久“按次买单”的弊端开始呈现出来。因为很多时候,除了回请朋友,Jack并没有强烈的消费需求。这使Jack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回请朋友增加了Jack的计划外消费;不回请则会觉得对朋友不公平,而且自己的独立自由的个性也受到了限制。Jack由衷地感叹“按次买单”的消费方式真累人。
|
延伸阅读:
|
思考题:
|
分析点评:
英国人理解的“AA制”不是“按次买单”。“按次买单”的付费方式实际上仍是一种集体捆绑式消费,并没有很好地降低人情消费的成本,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推高了它。单次全由一人买单增加了买单者的经济压力,而且很多时候并不一定有“下次”。事后,欠人情者寻找机会偿还人情,实际上也增加了自己的计划外消费。 “按次买单”的“AA制”,实际上反映了国人的矛盾心态:有追求个体自由的强烈意愿,但又难以挣脱传统人情的束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