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中国和西班牙的学生性格差异

彭涛  2015-10-15 01:20:19  原创
案例正文:

在欧洲学生的课堂上,我们的赴外汉语教师经常面对这样的“活泼”学生手足无措,相比较,中国甚至是亚洲国家的学生在课堂上很乖顺。

在传统的中国的课堂上,老师走进教室时学生们要同时起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示意学生坐下才能坐下。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也要起立以示尊敬。上课时学生要仔细聆听,不能交头接耳,不能随意走动,更不能擅自离开教室,否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也是一直采用站立姿势,一个高高的讲台和独立的讲桌便将师生的距离拉开了。而在西班牙的课堂上不管是向老师问好还是回答问题时学生都不需要起立,有问题时也可以随时打断老师。老师上课的姿势也是很随意的,有时站立在学生前面,有时会边讲课边在教室中走动,甚至有时会直接坐在课桌上,就像在与朋友自在地交谈。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五千年文明灿烂辉煌,这使中华民族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点,主要体现为传统的儒家思想和两千年封建礼教的影响。中国人注重名分,讲究伦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上下有别,长幼有序,不能逾礼,这在身势语中得以很好地体现。西班牙人的课堂举动是与他们自信外向的性格是分不开的,也充分体现了他们强烈的自我意识,讲究自由随意、个性张扬,人人平等,即使是一国首相也与平民百姓是平等的。 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心理是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形成的。中国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孕育了伦理类型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主流是儒家学说,儒家提倡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轻个体等,认为自我不仅以个体的方式存在,而且总是群体中的一员。这种群体认同的文化价值观使中国人在人际关系取向上具有他人取向的特点,而自主权益相对削弱。同时,谦和好礼历来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礼”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礼”根源于人的恭敬之心和辞让之心,是对长辈的恭敬以及对同辈兄弟朋友的辞让。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心理具有以血缘纽带为基础、以伦理为和谐。   西班牙是一个以天主教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国家,其主流文化是天主教文化。西班牙拥有丰富的宗教建筑宝库,包括巴塞罗那圣家堂、格拉纳达主教座堂、塞维利亚主教座堂、托莱多主教座堂、和科尔多瓦的圣母升天主教座堂等。受宗教的影响,西班牙谱表有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他们乐观、向上,坚信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尤其是对那些富于挑战和刺激的事,他们更有一种冒险和勇往直前的勇气。因此,很难把中国人的谦虚、谨慎的性格特点用到奔放的西班牙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