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正文:
小婷老师在智利担任对外汉语教师,回想当初,第一次上课点名就被搞晕了,一份学生名册写得满满当当,每个学生的名字都是一大长串。
智利继承了西班牙的取名传统,采用双姓制,即“教名+自取名+父姓+母姓”的结构形式。教名,一般是婴儿接受洗礼时,由牧师或父母亲朋为其取的名字。智利人多信奉天主教,很喜欢用圣经人物的名字来命名。自取名,一至两个,用于纪念某位亲朋好友。因此,不仅智利,西语国家的人名写出来都是一大长串。通常,称呼第一个名字和父姓,只有在正式文书上才会填写完全。然而,智利人对称呼很随性、也很任性。如果他不喜欢第一个名字,他会让别人叫他的第二或第三个名字。于是,小婷老师点名之后,就会有学生跑来告诉她,不喜欢第一个名字,请老师下次叫他的另一个名字。
还有更复杂的情况,西语名字中还有一种“复名”,即两个名字组合成一个名字。比如,“何塞”是男性单名,“玛利亚”是女性单名,“何塞▪玛利亚”是男性复名,“玛利亚▪何塞”却成了女性复名;再比如,既有叫“路易斯”的男子,也有叫“何塞▪路易斯”的。尽管复名不多,但是构成复名的组合都是常见的单名,不了解的人,就会把复名的第二部分误以为是第二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