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中学校园里的“未婚妈妈”

胡婷  2015-10-05 10:47:56  自编
案例正文:

小婷老师曾在智利一所公立中学教汉语,这里的学生都是13至18岁的青少年。第一看见学生挺着大肚子来上课,她心里震撼极了,可其他师生反应很平常,没有大惊小怪。可生下的孩子怎么抚养呢?一问才知,智利相关法律规定,孩子抚养权归属由母亲决定,一般都是归母亲,而男方要承担经济上的责任。如果是没有经济能力的未成年人,由男方的监护人承担。未婚妈妈生完孩子之后可以返校读书。时间长了,她发现这样的“未婚妈妈”在校园里并非极个别现象。还有一次,她看见班上的一名女同学一放学就进了学校隔壁的幼儿园,说是接自己的孩子。




延伸阅读:

智利法律至今仍然不允许合法堕胎。201584日,智利国家议会卫生委员会就医疗性堕胎合法化进行了投票,最终8票支持,5票反对。该议题在5月份就开始进行讨论,由于其中涉及到人权和宗教问题,在社会上存在很多争议,所以一直在激烈的讨论中。智利是一个信奉天主教的国家,对于堕胎行为是强烈反对的,然而现在人们思想越来越开放,如果一味的坚持信奉,是否会对家庭带来不乐观的结果。法案中提到,以下三种情况可以申请合法堕胎:1.胎儿发育畸形。2.非自愿怀孕。3.胎儿发育危急到母亲生命。

(来源:智利中文网http://www.chilecn.com/32924.html



思考题:


分析点评:

智利人性格浪漫、婚恋自由开放。然而,智利又是一个信奉天主教的国家,法律上一直以来不允许堕胎;政府也不宣传提倡避孕,因为这里的人们认为他们有自由避孕的权利。于是,导致智利出现很多青春期就怀孕的“未婚小妈妈”。另一方面,国家法律给予了子女应有的权益保障。无论是否婚生子,父母双方都要承担抚养子女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