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水和环保
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节约用水是地球人共同的义务和责任。
在1993年1月18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用以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认识。并且,每次世界水日,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历史上,中国人历来有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但随着工业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逐渐被人们弱化,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自然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但也遭到了自然的报复,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虽然早已开始提倡和实行环境保护,但还需要时间才能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
水和文化
水,是生命和文明之源,水文化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把黄河比作是母亲河。2014年的APEC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提到:“水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在中华文化里,水可以象征一种精神,可以是纷繁的意象,可以是一种德行。习近平主席说,在APEC召开的这几天他每天早晨起来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北京空气质量如何,“希望雾霾小一些,能让远方的客人感到舒适一些。”他强调“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这也是中国梦中很重要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