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臭名昭著的澳大利亚兔子

党瑞霞  2014-11-28 21:47:17  网络
案例正文:

中秋节快来了,在澳大利亚的汉语老师M向同学们介绍中国的中秋节习俗,还向大家讲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并让同学们来进行角色扮演。让他出乎意料的是,大家都不愿意扮演陪伴嫦娥的玉兔。



延伸阅读:

1. 兔子的文化含义

由于兔子繁殖能力强的特征,在世界范围内一开始兔子都有生殖崇拜的影子。比如在西方国家,兔子被看作是是女神Aphrodite的宠物,是强大繁殖能力的象征。但随着时间和社会历史文化的演变,兔子的文化含义在不同范围内开始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如在基督教的绘画里,圣母玛丽亚(Virgin Mary)脚下的白兔被看作战胜“情欲”的象征。在中国,兔子则多代表乖巧可爱,也有“狡兔三窟”的成语说明兔子狡猾谨慎的习性。在英国,也有用兔招来好运的习俗,在每个月的第一天,清晨起床的第一句话就口念(whiterabbits一次或三次,被认为不久会交好运。

2. 和动物相关的生肖文化


生肖在中国既是一种生年属相的计算方法(兽历),也是一种民族文化。我们也很喜欢向外国的朋友和学生介绍生肖文化。但生肖文化并不是起源于中国,也不只是仅仅存在于中国。十二生肖(兽历)广泛流行于亚洲诸民族及东欧和北非的某些国家之中,几乎是一个具有世界性的民俗事象。但在数量和动物形象上又因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的差异有不同。



思考题:


分析点评:
不同国家对于兔子的态度蕴含着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的差异。 澳大利亚人对兔子特别忌讳,认为兔子是一种不吉利的动物,人们看到它都会感到倒霉。这其中有一段历史缘故。澳大利亚本土并没有兔子,19世纪中期,澳大利亚从英国运来了24只兔子,本来这些兔子只是关在墨尔本的动物园笼子里展出,人们也很喜欢这种温柔可爱的小动物。1863年动物园失火,混乱中兔子逃到草原上。肥沃广阔的大草原,由于没有野狼等吃肉动物天敌,兔子泛滥成灾,啃食植被,不但致使植被退化,风沙肆虐,还到处挖洞筑巢,几乎造成澳洲发达的公路瘫患。人们为消灭兔子进行了长期的残酷的“人兔大战”。所以,在澳大利亚,尽量不要和人们讨论兔子,或者送兔子图案的东西给给别人,如果不了解这个禁忌,就会在交际中冒犯到他人。 但在中国,兔子是繁殖能力强的哺乳动物,传统上生殖崇拜的的中国人认为兔神掌管生殖,尊称它为“月神”、“玉兔”,因为嫦娥奔月的典故还被看做是长生不老的象征,兔子温顺小巧,在汉文化里,还可以用来比喻人的乖巧可爱。所以,兔子在中国往往被看作是吉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