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感谢父母做饭VS认为这是应该的

张蝶  2014-11-28 21:36:11  
案例正文:

 cathy参加画画夏令营,交流来到中国南方一个城市,入住一个中国家庭里面,这个中国家庭里面有一个跟她差不多十岁的女孩子,也是学习画画。他们在一起有很多共同语言,中国家庭也对她无微不至的照顾。

第一次一起吃饭的时候,中国妈妈和奶奶端上了丰富的菜肴,也摆好了碗筷,然后叫她和中国朋友一起吃饭。中国朋友坐在座位上就开始喝汤吃饭,cathy认真的对中国奶奶和妈妈说谢谢,并且感谢他们提供这么丰富的午餐,提出一会儿要刷碗。这让中国妈妈十分感动。

吃饭的时候,cathy不由得发现,中国妈妈和奶奶甚至全家都不自觉的把好吃的留给孩子吃,而且还会主动给孩子夹青菜吃,似乎全家的焦点都在孩子身上。Cathy不得不一次又一次跟中国妈妈说她自己夹菜,并且不停的感谢中国妈妈的热情夹菜。



延伸阅读:

 中国人内敛含蓄,不会把感谢说出来,会采用刷完收拾桌子的方式来表达体恤,而西方由于受到圣经基督教的影响,会主动说谢谢,并且也承担家务劳动。

    中国是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较少受到来自大自然的压力,人们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也由于环境封闭,中国人缺乏与其他国家文明充分的交流互动甚至竞争,形成了内向保守的民族性格。所以中国人求稳、好静、含蓄,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心,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此外,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儒家和官府为了维持统治阶级的利益,宣传都着重在保守、安分守己、顺从天意上,直到五四期间,才从西方国家引进了“革命”、“改革”等字眼。另外,中文属于高语境语言,理解中文要从语境出发,所以中国人说话含蓄,但是意思都包含在语境中,需要听话人根据语境去揣测。这些都是中国人含蓄内敛性格养成的原因。



思考题:


分析点评:
中国人含蓄内敛,感情一般不直接表达出来,饭桌上也没有向天地或者神明赐以食物表达感谢的习惯;而西方社会一直以来接受基督教天主教等等宗教的洗礼,习惯在饭前做祈祷,感谢天父赐以食物。后来演变成感谢父母的辛苦劳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