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中日两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

邓筠  2015-09-27 19:47:42  刘珺仪整理
案例正文:

 与日本相比,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晚,2005年汇率改革以后,对外直接投资随即呈现井喷式增长,当年对外直接流量就突破百亿美元,达122.6 亿美元。通常母国国内经济越是快速发展,国内市场越狭小,本国企业走向海外直接投资的动机越大。由于日本保持着超过欧美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而国内市场狭小,需求有限,许多企业在海外投资不仅仅是为了获取资源,还是为开拓海外市场、转移国内相对过剩生产力。可以说日本投资具有市场寻求型、资源寻求型、效率寻求型三种动因。比如日本对欧美直接投资的动机主要在于占有市场,以规避与欧美的贸易摩擦; 对亚洲直接投资的动机是追求低生产成本。和日本相比,我国国内市场容量大,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企业到海外投资建厂主要属于资源寻求型对外投资。寻求更广阔的市场、利用更先进技术的迫切性低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驱动力较弱。不过随着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成本优势的逐渐丧失,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寻求低成本生产以及开辟新市场的动机会更加明显。与日本相比,我国企业投资区域过于狭窄,多元化程度不高。2012 年底,对亚洲和拉美投资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 83.4%,欧洲和北美之和只占存量的9%。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虽然我国对外投资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没有掌握核心技术,难以获得较高的垄断利润,因此企业可

以通过合资、并购等方式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中心来了解发达国家最新科技发展动向,并雇佣当地工程师、科研人员开发和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使企业通过海外研发和生产提高自己的核心技术,进一步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同时要选择具有品牌与技术优势的行业对外投资,增强品牌商标保护意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不断开发满足市场需要的新品牌,改进市场营销和服务,逐步缩小我国企业与其他发达国家企业的技术及品牌差距,努力培养出像丰田、索尼、松下一样的知名品牌。

案例来源:王帅. 中日两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研究[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4: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