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餐饮网社交功能的中日比较

邓筠  2015-09-27 18:34:16  刘珺仪整理
案例正文:

 由国际通用的问题“您在多大程度上信任陌生人?”而生成,是一个四点测量。统计结果显示,虽然信任水平的国家分布差异很大( p 值趋于0) ,但是中国高于日本。二是主观幸福感( “您感到幸福吗?”) ,为五点测量。同样,幸福感的国家分布差异很大( p 值趋于 0) ,但是总的幸福水平( 均值) 是非常接近的。工具性功能变量也包括两个指标: 一是跨阶层资源整合能力,被访者的社会交往在问卷给定的十个职业类别中越多,阶层跨越能力越强,最低为1,最高为10; 二是地位达高能力,上述十种职业按照地位声望排列,交往者的职位地位越高,达高能力就越高。日本高于中国,差异检验也都是统计显著的。社交餐饮的参与频次和通过社交餐饮结识新友的频次是本研究的主要自变量,这两个频次指标都是五点测量。社交餐饮的参与频次,中国最低,国别之间的差异是显著的。但是,通过餐饮结交新友的频次,中国最高,日本最低。被访者的性别、年龄、教育年限、职业类别是模型分析中使用的控制变量,而两国之间的差异也是比较大的。中国样本的性别持平,平均年龄约为49 岁,而日本女性多于男性,平均年龄超过50 岁。平均教育年限,日本接近13 年,而中国只有8.35 年。由于是户内成人代表性抽样,许多被访人是未就业者,中国最多,日本最少。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从普遍信任水平和自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看社交餐饮网的情感性功能。东亚社会中社交餐饮对其他一般社会成员信任水平和对自我主观幸福感的评价具有提升作用,这一功能的发挥是通过参与社交餐饮行为的频次而实现的。国家间的排序大体是: 日本较强,中国相对较弱。从推动日常交往的阶层跨越和地位达高能力看社交餐饮网的工具性功能。东亚社会的社交餐饮网对日常接触网络的多样性和达高性具有普遍的提升作用,这一作用使通过参与社交餐饮结识新朋友这一工具性行为得以实现。国家间的差异在于,日本社会社交餐饮网的工具性能力更强。

案例来源:边燕杰,郭小弦. 餐饮网社交功能的中日韩比较[J]. 学术交流,2015,02:15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