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压力驱使着日本人拼命工作

郭芳  2015-09-25 11:28:20  王正元,国际商务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案例正文:

   在日本人背后似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驱使着他们拼命地工作,而正在工作中互相督促、精益求精。在工作时间,日本男性白领最常见的装束是西装、衬衫加领带,即使在夏天室外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的时候也是如此。大热天裹着这么正规的装束,业务员在街上中暑昏倒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不仅是白领,连出租车司机也都是西装革履,尽管热得不停擦汗,但就是不会把外套脱下来。事实上可能没有谁管他们的着装,但这是他们的职业化习惯。

    在日本街头,经常可以看到50多岁的警察或保安在跑步指挥车辆,专心致志的书店的工作人员趴在地上擦地,跪下来工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如果去酒店用餐,进餐厅时顾客把脱下的鞋子乱糟糟地堆在—起,出来时发现服务员都给撂好了,一律头朝外,一伸脚就可以穿上。

    在任何单位,如果有人做事不努力或者把事做砸了,就会有好多“好管闲事”的人上来指责;“哎呀,纯子小姐,怎么这么做事啊?”“木村先生,你的失误,让我为你没面子啊!”日本人宁可自己付出更多,也必须要获得或保留干预和指责他人的权力。正是这样一种氛围,逼着每个人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如果工作的事情没有做完,日本人是不可能下班的,这是他们的一种习惯,很多根本没法一下做完工作的人就只好推迟下班。晚上11点半,在地铁站还可以看到人流如潮。不少人一天打两份工,一上车就睡着了,因为太累了。另外,如果在上班时间,家里发生了意外,比如孩子生病,妻子生产,很多人依然坚守岗位,因为这样的行为是会受到赞赏的。

    在日本,男士平均结婚年龄是35岁,当父亲的平均年龄是36岁,甚至不敢结婚、不敢生孩子的人更多,特别是职业女性。因为女人一生孩子往往就意味着职业生涯的结束。女人不出来工作,主要原因是小孩没人带。如果请一个人带孩子,比自己打一份工还贵,自己带孩子五六年,无法跟上社会的发展.只好继续做家庭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