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交际语言文化比较 |
|
邓筠 2015-09-22 21:24:19 刘珺仪整理 |
|
案例正文:
众所周知,汉语是孤立语,各类词没有词形变化。为了表示尊敬,只有把有限的几个形容词放在名词前,或形容词修饰动词。但日语由于有敬语接头词お、ご ,就显得方便,实用的多。如在名词前加お、ご组成お名前、お颜、お宅、お子さ ま等。另外象汉语中的许多动词,在借用到日语中以后,同样可以加ご和お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一般来说,中国人的自我意识比较强,在与他人交往中比较注意自身的行为规范是否得当,能否引起对方的共鸣,而对方的反应同时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反应。日本人与他人交往中很注意对方的言语行为,从对方的言语行为中揣摩对方的心理,中国人这种以单向自律性为特征的交际行为和日本人表现出的那种小心翼翼,有节制性的交往形成强烈反差。
|
延伸阅读:
|
思考题:
|
分析点评:
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也许和日本这一国家的地理位置,单一民族有关,岛国四面环海,加之过去曾有过很长自我闭锁的历史,使日本长期处于一个个封闭的社群里,社会结构简单,人际关系单纯,人们的思想方法,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大致相同,对周围的人和事相当熟悉,很多事情不用说都也知道,只要按照约定成俗的规矩办就不会出差错,所以一个眼神,手势和含糊不清的回答,别人就会理解。不需要直说,让对方领悟,是日语语言表达的一大特点,有人叫做暧昧语言,有人叫做体察文化。外,仅从人际规范中的差异,可以看出中日两国所遵从的道德规范有所不同,中国人交际规范注重道德自律,日本人交际注重规范约束。道德自律蕴含道德规范,道德规范又离不开道德自律。这种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对于维护某种社会秩序可以说缺一不可。 案例来源: 古爱萍,刘春英. 中日交际语言文化比较[J]. 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02:54-5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