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中越语言中的“鸡”

张炳瑶  2015-09-22 19:41:24  学位论文
案例正文:

鸡与人类的关系非同一般,这种关系必然会反映到人类的语言之中。在汉语的成语、俗语里,以鸡为主词的成语有很多,比如:

——鹤立鸡群:指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鹤发鸡皮:鹤发指白发,鸡皮是形容皮肤有皱纹。皮肤发皱,头发苍白,形容老人年迈的相貌。

——鸡蛋里找骨头:比喻故意挑剔。

——鸡烂嘴巴硬:比喻自知理亏,还要强辩。

越南人认为鸡是富裕的象征,正所谓“谷满仓、鸡满庭”,它不仅是农村的“报晓闹钟”,而且是家家户户必饲养的家畜之一。越南著名的年画“小孩抱鸡”画就象征着幸福、温饱与昌盛。

在中国,鸡早已成为平常百姓烹饪佳肴最受欢迎的食材,炖、炸、炒、煎,无所不能,这也就成就了“无鸡不成宴”这句俗语。在广东广西等地,鸡更是成为其饮食风俗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越南也一样很注重鸡这种食材,在祭祀祖先、祭拜天地、贺元旦、兴中秋、清明扫墓、红白二事等活动或庄严的礼仪中,往往不能缺乏鸡,“无鸡不成礼”成为了全民不成文的规定。

中越关于“鸡”的成语

中越关于“鸡”的成语1.png

中越关于“鸡”的成语2.png

中越关于“鸡”的成语3.png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鸡是六畜之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为人们提供鲜美可口的食物和普通的生活用具,如鸡毛掸子。此外,鸡啼报晓,换得旭日东升,这可是平凡之中见伟大的事情。况且,日复一日,雄鸡为了准时的一唱,大概要舍弃许多“高枕“安眠之福”吧,鸡因为每天早晨按时打鸣而被人认为是一种勤劳、热心、有规律的动物。

从越语含鸡字成语的意义可以看出鸡在越语文化中的形象和象征意义:在越南,人们饲养鸡的时间已经千百年了,所以它在人们的生活里占有重要的地位,与“牛”一样成为了每个家庭的财富象征。鸡除了是一道补养的食品,也充当着一个报时钟的作用。除此以外,在越南鸡也成为一种很普遍的消遣动物——斗鸡;鸡也是“东湖鸡画”的绘画题材。

案例叙述和分析来源:陈志明.十二生肖动物的汉越成语及其文化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