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词汇惯用语的中日对比 |
|
邓筠 2015-09-22 12:32:34 刘珺仪整理 |
|
案例正文:
笔者从词典中收集到日语1161词条,汉语848词条。将所有身体部位分成头部、四肢、躯干、内脏四部分,发现两国惯用语的共同特点是:有关头部的词汇最多,日语50.3%,汉语54.8%,均已超过半数。这是由于头部表情丰富,最富于表达能力的原因。此外有关四肢词汇的惯用语远多于内脏,因为手、脚等部位比肺、肠、胃等部位与外界接触机会多,对于外界刺激反应更敏感,和动作行为的关系也更为密切。分析比较两语言间数量上的差异,首先从收集到的词条总量可以看出日语惯用语在身体词汇的运用上多于汉语。日语惯用语在身体词汇的运用上多于汉语。从各个部位的词条数量来看,大部分部位的日语均多于汉语,但含有内脏词汇的惯用语则不然,汉语139词条,而日语只有90词条,汉语多于日语。其中相差最多的是包含“心”的惯用语,汉语96条,日语63条。
|
延伸阅读:
|
思考题:
|
分析点评:
在中国古人认为“心之官则思”,常把心当作思维器官,它主管、控制人的思想及精神活动,人的思想活动和感情变化又不可分,所以“心”的概念中又蕴含着人的感情成分,心、神、情合一的传统观念是中国人的共同心态。而与其对应的日语惯用语多使用胸、腹、肺、肝等身体词汇。 案例来源: 窗体顶端 李晶. 身体词汇惯用语的中日对比研究[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S1:48-5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