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正文:
一个在索尼公司工作的中国电子工程师薛先生讲述了自己经历的一件事。一天,他看到了一个坏掉了PCBA。PCBA是电脑上使用的一种电路板。他把它捡起来,发现上面有许多昂贵的元件。作为工程师,他认为他有责任把它修好。不然,这个PCBA就会当成废物丢弃掉。他花了两个小时把它彻底修好了。测试表明,修好的电路板工作完全正常,他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教案,并把自己的名字签到了电板变上的卡片中。
大概一个小时候后,经过修理的电板没通过质量部门的检测。总经理办公室通知他去一下。质检部经理非常生气地对总经理说:“这就是那个把报废PCBA板放回生产线上的人。”
中国工程师十分自信地回答:“那个PCBA板已经不是不合格产品了,我保证它能正常运作。我这么做是为了帮公司节省成本,我费了很大的力气把那块PCBA板修好,这对公司是有益的。”
“但是消费者肯定不愿意购买的新电脑里面使用的PCBA板是曾经受损,后来修好的。”质检经理说。
中国工程师忽然间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他解释道:“经理先生,对于中国人来说,节俭是一种美德,一样东西只要还有使用价值,就不要丢弃它。但是从这件事儿上,我明白了质量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如果我是消费者,我也不愿意购买一台工作性能良好,但是使用了曾经受损的零件的电脑。”
“您给了个合理的解释,这确实是个文化差异。您知道,虽然您想为索尼节省钱,但是索尼的信誉是物价是。如果修理好的PCBA通过了质量检测并到了消费者手中,这对索尼的声誉来说是一场灾难。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扔掉所有严重不合格零部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