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选择合适的沟通渠道

党瑞霞  2015-09-21 12:30:20  著作
案例正文:

新西兰一个名叫朱迪斯的顾问认为,备忘录应该是对信息的准确记录,不用太正式。于是,她一直这样给她的一个客户写备忘录,该客户是中国台湾一个家族企业的所有者。为了减少误解,她把自己的意见写了下来。但是,那位企业主并没有确认收到她的备忘录。所以,她又写了更多的备忘录发过去。不过该企业主仍然没有提起那些备忘录。最后,她只好问她的中国台湾朋友对方没有反应是什么意思。后来,她明白了:企业老板认为备忘录显得冷淡、不热情,她并不想了解他。这使得他不愿意信任她。相对于对方的身份,她本应该和对方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她按照自己的文化规范负责任地使用了有效的沟通渠道,但是这个沟通渠道在中国台湾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电子邮件和拷贝打印的备忘录也是管理者和下属沟通的主要渠道。在不同的文化中,这些沟通渠道所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在表述明确的、低语境的契约文化中,备忘录的作用可能与书面协议具有同样的效力。某一备忘录可能与其他备忘录相抵触,但是一旦发出去,它就成为正式文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