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婚姻观念之家庭高于爱情--爱大于一切 |
|
张蝶 2014-11-28 17:26:06 |
|
案例正文:
意大利人比较浪漫,父母不会因为孩子的原因而维持自己的婚姻,同时他们在亲情、友情、爱情的选择上,更倾向于爱情。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他的妈妈是一个基督徒,在他们的宗教当中应该和没有结过婚的男人结婚,死后不能上天堂但是他的母亲不顾宗教的约束坚持嫁给了他的父亲。他告诉我她妈妈的家庭很富有,而他的爸爸是一个下岗工人,所以他妈妈抛弃了家庭选择了他的父亲。第二个方面,他是一个同性恋,他从小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对同性更有好感,所以他会交男朋友,他的妈妈非常反对,但是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性取向。由以上两点可以看出来对意大利人来说,爱情高于亲情。在中国人的意识里,我们普遍认为西方的孩子比较独立,与此同时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也不想东方人这么紧密。但是通过这次采访我了解到,意大利人在父母年老时孩子会和父母住在一起方便照顾老人,这和我们的认知很不同。他告诉我,他的奶奶身体不好,他的父母就和奶奶住在以前照顾她,并且告诉我在意大利如果孩子不照顾老人会被认为非常不孝顺。即使孩子的条件不允许也会请专门的人来照看。在父母去世后,父母的财产也会平均非配,不会产生照顾的孩子分更多的财产的行为,后者被看做是非常羞耻的行为。由此来看,在敬老文化方面,意大利和中国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
延伸阅读:
中国人的婚姻家庭观念
中国人总想有个家,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过上“男主外女主内”“挣钱养家,相夫教子”的日子。在一个家庭里面,人人都要对家庭和这里的弱势群体(老人、小孩)负责人,要孝顺养老送终,要养育教育孩子。即使中间可能产生矛盾,或者情感变淡,中国人也趋向于去为了孩子维持这种家庭形式。原因一方面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概念里似乎离婚是已经不可思议的事情,卓文君敢于离婚再婚,很大原因是她有强大的家族保护,此外,女子历来需要依附男子生活,一旦离婚对于女子来说简直是致命的打击,生活都会成问题会比较艰难。另一方面,中国一直是家族式聚居,离婚在一个家族中是不被接受的,中国人讲究合不喜欢离,即使双方感情差了,家族长辈也会劝告继续维持婚姻。
现代中国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年轻人开始为自己的幸福选择组成家庭或者离开对方。但是老一辈的人还是会希望儿女们不要离婚,自己也不会轻易离婚。
|
思考题:
1、在中国,离婚会受到什么人的阻挠?
2、 为什么中国人不愿意离婚?
对于中国人来说,负责任意味着什么?
|
分析点评:
在中国人看来,婚姻和家庭是一种责任感,结婚之后,男人就要养家,女人就要相夫教子。这也就是为什么一直以来中国人比较不支持感情破裂之后的离婚,有一句话叫做“孩子还没有养大,老人还没有送老”,所以中国人即使婚姻再不幸福,也会看在孩子和老人的面儿上,维持婚姻和家庭。
不过,近几十年来,中国大城市的离婚率越来越高,有的城市已经达到了50%,因为中外文化交流越来越多,中国人的观念也开始变化,人们开始认识到自己的幸福才可能给孩子和老人带来幸福,所以时代变化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也在慢慢变化。
但是在文中的意大利人看来,爱情是高过一切的,负责任不意味着一定要在婚姻里负责任。这一点是很多中国人无法理解的。当然,中国人的婚姻等于负责任也是外国人无法理解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