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中国“功夫”在圭亚那

张炳瑶  2015-09-21 00:13:25  知网期刊
案例正文:

“功夫”早在许多年前就传到国外,尤其是李小龙、成龙等的“功夫片”,使“功夫”很快被世界所认识、了解。武术本身不仅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博大精深、讲求实用,又能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练习它可以促进对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在圭亚那,中国武术已经得到初步发展,圭亚那已成为国际武术联盟的成员国,近几年,参与武术锻炼的人数有所增加,个别学校还开展了武术教学。然而,中国武术的海外推广时间和力度却远远落后于空手道、跆拳道等技击格斗技术。早在20世纪60年代,空手道已传入圭亚那,并迅速风靡全国,直至今日,仅在首都乔治敦就有七家正规空手道馆。更多人把“功夫”一词称为Karate(空手道),这就混淆了中华武术和空手道的概念。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中圭关系一直比较友好,武术很早以前就从中国传播到了圭亚那。近年来中国武术在圭亚那传播中遇到了困难,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当地武术管理部门未能发挥其职能。2.中国派往圭亚那教练不足。3.武术推广内容和开展形式不明确。4.当地人对武术的认识存在误区。5.武术传播中存在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

案例叙述及案例分析来源:王志强,杨牧,俞圆.武术在加共体国家的传播对策研究——以圭亚那为例 [J].民族传统体育,20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