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中国与英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差异性

徐雪萍  2015-09-20 22:52:45  著作
案例正文:

小方是一名在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有一次她和几个朋友去逛街,看见路上的流浪汉,就跟朋友聊起了英国的保险和救助制度。听她朋友讲诉后,她才知道原来英国的救助项目这么多样化,不仅有贫困救助、老年救助、儿童救助还有疾病救助。特别是儿童救助,英国不仅在本国内做得很好,而且在其他很多个国家如中国也成功开展过很多活动。小方在惊叹英国的救助制度时,也不免感慨了一下中国的救助制度。中国的救助制度还不够完善,救助项目也比较单一,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像英国借鉴。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英国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险制度的补充,社会救助的参加者大都是没有能力参加社会保险者,或是不具备领取社会保险津贴资格者,或者是已经失去继续领取社会保险津贴资格者。社会救助制度保障社会保险制度所未能覆盖的人群的基本生活。而中国社会救助主要是作为消除社会贫困、维护社会安定和保障人民基本

生活的手段出现的 ,侧重于对贫困人口的救济,对社会保险的补充作用不明显。英国社会救助的项目比较齐全,包括低收入家庭救助、老年救助、儿童救助、失业救助、疾病救助、残疾救助等。另外,还有针对贫困家庭的住房救助等。而中国现行的社会救助项目比较单一,主要还是生活救助,重在保障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需求,不能解决其他方面的特殊生活困难。(王如冰. “我国与英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差异性分析及其启示”. 《经营管理者》,2009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