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葬礼的感悟

陈文倩  2014-11-28 16:50:01  法国樱桃博客
案例正文:

樱桃的先生是法国人。一天,他接到哥哥的电话告知嫂子离世的消息。电话里哥哥的声音很平静,只说嫂子去世了,家里有人在处理遗体,让樱桃和樱桃先生等他通知葬礼的具体时间。樱桃听到这一消息,眼泪簌簌地往下流。大约一周过后,他们去哥哥家参加葬礼。走进哥哥家,气氛平静而不沉闷,没有任何哭声,也没有谁红眼抽泣,大家都在为明天的葬礼准备着。樱桃有些不知所措,一路上酝酿的悲伤之情顿时噎了回去。第二天葬礼上,在遗体告别时,亲友们的悲伤涌了出来,掩面哭泣。他们一个个轮流走进太平间,用一个道具在浅盆的水里沾一下,划个十字,然后走到亡人前亲吻她的脸颊算作最后的告别。而后将亡人入殓用殡葬车运到教堂。车刚到教堂门口,牧师就迎了出来,说欢迎某某回到天家。下葬仪式后,大家回到哥哥家,亲戚们一边交谈,一边吃着主人家准备好的酒水点心,有说有笑。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不论在中国还是法国,亲友的离世都是令人哀伤的。然而,宗教信仰渗透在法国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包括他们对待死亡的态度。法国是一个信仰天主教的国家,死亡对于人们来说是暂时的分别,天国里永恒的团聚值得等待。案例中的中国弟妹,从得知消息的那一刻便悲伤不止,悲伤情绪一直持续到一周后去参加葬礼。她的反应在中国人的眼里是有情有义的表现。死亡为中国人带来的悲伤与痛苦往往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到现在,中国的民间仍保有“做七”的风俗。从亲友离世的那一天算起,每隔一周就要做一次“七”,从头七到尾七,整整七七四十九天。每逢“做七”,子女自己或是聘请专人来哭孝,将离世人的生平哭唱一遍,以表达未亡人的不舍之情。此外,家中还会请来道士为亡人超度,助其早日投胎转世,少受磨难。家中若有长辈离世,则子女三年内不得嫁娶,这也是体现中国孝道文化的民间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