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遮阳伞和日光浴

陈思佳  2015-09-20 21:06:22  访谈
案例正文:

在爱沙尼亚,几乎没有人会在夏天使用遮阳伞。他们喜欢小麦色的皮肤,甚至故意在阳光明媚的时候躺在自家草坪上晒日光浴。相反,在中国,许多女生都害怕在夏天被晒黑,经常打着遮阳伞走在街上。有时稍微被晒黑一点,她们就会“大呼小叫”。这两种对待阳光截然不同的态度引起了两国人民共同的疑惑——为什么我们的审美差距如此之大?

blob.png

(在爱沙尼亚,人们会坐在长凳上享受阳光)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这个问题涉及到文化差异中的审美差异。

在中国古代,贵族一般都待在家里养尊处优,而农民等下层人民则要在田地里辛苦耕作,接受风吹日晒。因此贵族普遍皮肤白皙,阶层较低的人皮肤偏黑。这导致“白皮肤”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成为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人们以皮肤白为美。这种审美一直延续到现在,尽管不再和身份地位紧密相关,但是许多人仍然认为皮肤较白的人比较好看。

在欧洲,因为太阳照射比较少,人们的皮肤普遍偏白。但是,少数贵族或有钱人经常去海边阳光充足的地方度假,这就导致这些人的皮肤被晒成了小麦色。因此,拥有小麦色皮肤才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爱沙尼亚也是如此。这种审美也被延续至今,成为了“健康”的代名词。

面对阳光,遮阳伞和日光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没有好坏之分,也不会引起争议。如果害怕被晒黑,我们也可以在爱沙尼亚打遮阳伞,不用因为觉得不好意思而在晒伤以后才追悔莫及。而在爱沙尼亚的中国人,也可以自由地享受日光浴,因为在中国,小麦色的皮肤也逐渐被人们的审美所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