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宗教的态度——中国vs泰国 |
|
徐丽丽 2014-11-28 13:57:01 自编 |
|
案例正文:
我在泰国教学的时候,有一天学生邀我出去玩儿。我们乘坐的是市内公共汽车,在其中一个车站,上来了一位年轻的僧侣。由于比较拥挤,僧侣上来后站在了两排座位的中央。这时立刻有位女士起身让座给僧侣,自己站到了后面。僧侣也没有推辞就坐了。我感到很奇怪,就问我的学生,这个僧侣看起来没什么需要被别人让座的情况,为什么女士要给他让座呢?学生告诉我,在泰国,僧侣受到非常高的尊敬,给僧侣让座是积福报的表现。
|
延伸阅读:
|
思考题:
|
分析点评:
泰国是个有着浓厚宗教信仰的国家,佛教是泰国的第一大教,也有信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民众。泰国整个国度对僧侣异常尊敬。几乎每个信仰佛教的泰国家庭都要求家庭中的男性成员一生中必须有一段到寺庙修行的经历。在公共场合,僧侣都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泰国,大家很习惯互相询问宗教信仰。去医院看病时,填写病例也必填宗教一栏。对于在泰国任教的中国教师,也会经常被问及有关宗教的问题。如果回答没有宗教信仰,通常学生会觉得非常奇怪。所以有些中国教师会折中回答自己是佛教徒。
由于泰国的宗教文化底蕴,人作为家庭、宗教的一员来到人世,家族予以保护,成员报之忠诚。泰国人思考问题的决策出发点是“我们”,比较注重群体关系,认为人不能只关注自身的情感,还应关注身边人的感受,他们在保持一种和谐平静的生活。中国的主流思想是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人与人之间也更注重情感的交流,而非独立的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