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饭前要祈祷

吴群彬  2014-11-27 17:09:25  自编
案例正文:

我是尼日利亚阿齐克韦大学孔子学院的一名汉语老师,有一次圣诞节时,一位学生Francis邀请我去他家做客。到学生家里以后,他的妈妈已经准备了很多食物。不久后,我们就准备开始吃饭,正当我拿起刀叉开始要吃时,Francis扯了扯我的衣角,暗示我先不要吃。我意识到应该有什么事情要发生,马上停了下来。之后,他的爸爸开始在祈祷,表示了一下对上帝赐予食物的感激之情,也表达了对中国客人的欢迎。幸亏我还没开始吃,不然真犯了忌讳。祈祷仪式结束以后,大家开始吃饭。吃完之后,Francis郑重地向他的爸爸妈妈表示了感谢,这让我感觉很奇怪,为什么子女需要跟父母说谢谢呢,家人之间没有必要这么客气吧。



延伸阅读:

尼日利亚人绝大多数人都有信仰,南方信奉基督教,北方信奉伊斯兰教。尼日利亚阿齐克韦大学孔子学院的所在地,人们绝大多数都信奉基督教,除了每周日会去教堂礼拜外,许多人经常凌晨四五点就会起床祈祷,傍晚还会去教堂做礼拜,开会前、吃饭前、婚礼、葬礼、出门远行、考试前、生病时等都有祈祷仪式,宗教仪式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思考题:


分析点评:

由于宗教信仰问题,尼日利亚信奉基督教的人们在吃饭之前都有一个祈祷仪式,表达对上帝赐予食物的感谢,对客人的欢迎,还有一些祝福的话。中国人大多没有宗教信仰,吃饭之前不需要进行祈祷。 尼日利亚人平时在家里吃完饭后,子女还会对父母表示感谢,直接地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中国人对于家人一般不说谢谢,这并不代表着中国人不感谢父母,而是因为中国人不喜欢直白地说出来,多通过行动来表达。这应该跟两国人民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尼日利亚人性格直爽,喜欢直接表达观点和态度,中国人比较委婉,不喜欢直接表达观点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