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在毛里求斯教中学生的汉语,他的班里有很多学生是华侨子女,有一些汉语基础。但是受他们父母的影响,这些学生只会说一点粤语,不会普通话。一次张老师提问班里最调皮的学生小A,小A故意用粤语回答问题。无论怎么引导都不说普通话,小A 觉得粤语也是中国话,为什么不教粤语。并且带领其他同学起哄,让张老师也改教粤语。
在海外的很多汉语课堂上,不仅有零基础的当地学生,还有不少的华侨子女,已经会一点汉语。教师在教学前一定要做好 “学情分析”,判断学生的汉语水平,照顾到大多数同学,调整教学内容,不要教得“太简单”。案例中张老师的班级比较特殊,学生会粤语,面对学生的起哄,张老师要告诉学生普通话才是中国各地区通用的语言,粤语只能在广东使用,其它地区并不一定能听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