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合作授课,利大还是弊大?

杨可祯  2017-12-04 16:26:38  刘秋月整理
案例正文:

小尧是孔子学院的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她的汉语课堂是有泰国本土老师辅助教学的,二人教授同一门课程,即汉语听说课。刚开始她还不太适应和本土教师一同讲课的方式,比如说,这周她的口语课内容已经准备好了,但是上课前,突然发现本土老师已经讲完了这节课。在上课练习的过程中她又发现,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情况并不理想,个别同学对于课文的意思完全不懂。通过观察她发现本土教师在讲授汉语知识时,存在用过多母语去解释的问题,久而久之导致了学生只能听懂母语翻译,缺少了用汉语理解汉语的思维。于是她及时跟本土老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沟通后她们达成了共识,在讲解知识时,能用汉语解释的知识点尽量使用汉语讲解。此后,她在备课时保持与本土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共同商量上课形式和内容,在后面的教学中,发挥了中外教师合作授课的优势,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汉语教师同本土教师共同教授一门课程有其两面性,一方面对于泰语不是太好的中国老师来说,本土老师可以帮助管理课堂上过于活泼的学生,必要时可以帮助翻译;另一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中外教师对于口语课上母语的作用,教学方式上都有一些分歧,这样导致合作教学效果不理想。和本土教师合作授课、合作备课时,如果对教学内容及授课的分配沟通不善,就会出现帮倒忙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