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黑人,你说什么?

赵蓉  2017-12-05 14:06:55  网络
案例正文:

 有一次参加无领导小组讨论,成员是中外各国的汉硕生。这些外研生既学汉语,以后回国又要教汉语,所以他们的汉语水平都比较高,汉语表达很地道,和他们交流完全无障碍;并且因为长时间生活在中国,又学习中国文化,他们对中国的社会百态都很了解并且能适应其中。因此在相处的时候,很容易就会忽略他们是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人。

    在小组讨论开始前,我们这边的中研生在聊天,一个女生说起她认识的留学生的趣事:“我们学校的留学生把自己的照片做成表情包,特别好玩儿,有一个黑人,他......”话还没说完,我对面一个非裔的女生把笔很用力地丢在桌子上,非常大声地质问:“嘿!你说什么!”我吓了一跳,循声望去,非裔女生的表情非常严肃,带着些许怒意。

    在小组讨论前,我们中外研生已经在一起相处过一天了,彼此关系都很好。这个非裔女生来自加纳,性格开朗,又很爱开玩笑。所以一开始我们都愣了,以为她是在开玩笑,故意装作生气的样子,因为她在中国生活了这么久,一定知道我们说“黑人”只是指称,并没有恶意。

    可是这个姑娘并没有如我们期待中放缓表情,于是接下来,讲故事的女生想要缓和这种尴尬的气氛,但事实上恰得其反地继续说,“我给你讲个笑话,我们学校的一个黑人,把自己的照片做成表情包,他自己特别喜欢,每次都发给我们......”她又说了一遍“黑人”这个词。这个中国女生以为是“表情包”冒犯到了非裔女生,并没有意识到是“黑人”这个词,触到了别人的雷区。

    诚然,很多中国人说“黑人”这个词的时候,主观上是没有歧视或贬义的,我们甚至会说“黑人兄弟”,因为中国同非洲的关系比较好,就我个人来说,我也很喜欢黑人文化,他们的音乐舞蹈非常有吸引力。但非裔他们自身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因为肤色遭受了很多歧视,他们对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是很敏感的,同时对于“黑”这个字眼更敏感。就好比我们这位非裔姑娘,她说起她的一位比她肤色更深的朋友时,一时不知道怎么说肤色“更深”,但又不想说“更黑”,就直接跳过了这句表达。

这轮不愉快的谈话以尴尬的沉默收场。后来是非裔姑娘主动打破沉默,和我们说说笑笑起来,这场尴尬才算过去。这也是因为她在中国生活的时间比较久,对中国社会文化了解多,所以生气之后也能理解到是中国妹子的无心之失。但如果是一个不太了解中国社会文化和中国人的外国人,无疑会造成灾难般的交流现场。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