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钱“不眼开” |
|
谢竞璠 2017-12-04 14:20:57 网络 |
|
案例正文:
张红是一位去荷兰留学读研的学生,一次,她应邀参加荷兰同学萨利的婚礼。既然要参加婚礼,张红想,不如送给萨利一个红包吧,在中国参加婚礼,都是要给新人包红包的。于是张红用红纸做了一个红包,还用黄纸剪出了双喜的图案贴在了红包上面,并且往里面放了50欧元。婚礼当天,萨利看到红包很惊喜地说:“这个包装真别致啊!”随后,她兴冲冲地打开了红包,但是打开红包后她的脸色瞬间变了,她问张红:“你为什么要给我送钱?我不缺钱,你把钱拿回去吧!”张红听了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她觉得这个同学有些“不近人情”,觉得以后再也不想参加荷兰人的婚礼了。
|
延伸阅读:
荷兰是一个重商的社会。当地人经济观念非常强,他们普遍认为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无论是赠送还是接受大型礼物,都属于荷兰人不能接受的事情。如果送礼机会不适合,荷兰人就会特别不习惯,感到有负担,时刻想着如何回礼。
|
思考题:
|
分析点评:
中国人送礼特别是在婚礼上送礼,大多数以红包为主,不送或者送得少了有时还会被认为无情无义。但是荷兰人不同,他们偏爱便宜又实用的东西,如果收到了“红包”,他们会认为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尽管荷兰是世界上比较富裕的国家之一,但是朋友之间赠送礼物的价值普遍保持在几欧元的水平,最常见的礼物是鲜花、贺卡和葡萄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