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巴基斯坦宗教习俗对教学的影响

李朋  2017-07-26 23:42:00  原创
案例正文:

李老师是第一次出国教汉语,赴任的国家是巴基斯坦,在一个孔子课堂教小学生汉语。李老师很早就知道巴基斯坦是中国的好兄弟,我们称巴基斯坦为“巴铁”,巴基斯坦人对中国人很友好。同时李老师也知道巴基斯坦是一个穆斯林国家,信仰伊斯兰教。他上网查阅得知,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每天要进行五次礼拜,有两次是在工作学习时间(下午1点到四点之间)。李老师到任后,在前几天的上课期间,外面清真寺想起礼拜的声音时,李老师还是照常上课,他认为在正常上课期间,学生应该不需要礼拜,学习比礼拜更重要。但是几天后,在上课期间,当礼拜的声音响起时,班里的很多同学要求李老师不要再讲课了,要安静下来,同时学生们都起立站好并双手做出礼拜的动作。李老师对此感到很是疑惑。

  之后,李老师与当地老师交流后才解开了心中的疑惑,明白了为什么即使在上课期间,学生还是要坚持礼拜。原来,孩子要从小就接受严格的宗教教育并严格按照教义行事,除遇重大事情外,当礼拜时间到来时,每个人都要安静并进行礼拜。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p>&lt;p style=&quot;text-indent:37px&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19px;line-height:115%;font-family:SimSun&quot;&gt;李老师虽然知道巴基斯坦是个穆斯林的宗教国家,但他更多了解的是巴基斯坦对中国的友好,没有意识到宗教在巴基斯坦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外派老师在出国前一定要多了解目的国的国别情况,特别是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多向同事请教。&lt;/span&gt;&lt;/p&gt;&lt;p&gt;&lt;br/&gt;&lt;/p&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