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孟加拉的“手抓饭”(图文)

徐丽丽  2015-09-19 11:13:47  访谈
案例正文:

陈洪是在孟加拉南北大学任教的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他到孟加拉已经两个月了,那里的人都很热情,经常叫他一起去吃饭。他说如果去孟加拉人家里做客,一定要体验一下“手抓饭”的乐趣。

吃饭前他们要先洗净手,然后准备就餐。也正是因为这一习惯,使得孟加拉大部分菜都被做成糊状,这样才便于用手拿饼卷着吃或者抓米饭拌着吃。每人面前摆放一个大盘子,把米饭盛上,再浇上菜和汤,然后用手稍加混合,捏成团,就抓着送进嘴里。

用手抓是很有意思的吃饭方式。在餐馆或孟加拉人家里吃饭,当快吃完的时候,主人往往会给每人端上一小碗温水,上面还漂着一块柠檬,这水可千万不能喝,它是用来洗手的。但是有一点我还是不太能适应——本地人会把手放在水里洗净之后,再把水喝掉。

也许有些人会觉得“手抓饭”吃相不雅,但我觉得应该被理解,这和使用筷子、刀叉吃饭一样,只是一种习惯,根本没有雅俗之分。




延伸阅读:

孟加拉人抓饭时大多只用3根手指——拇指、食指和中指。他们先将这3根手指伸直按在面饼边缘,呈三股叉状,然后中指使力弯曲,压住面饼不动,拇指和食指一齐用力撕下一小块面饼,接着三根手指协同作战,用饼子将菜包住,就像吃北京烤鸭那样,最后捏住送入口中,捏的动作就像用钳子夹住东西一样。孟加拉人的主食除了面饼,还有米饭。吃米饭时,先用那三根手指将米饭和各种菜汤均匀搅拌,然后撮起一小堆,送入口中。有的人手指不是很麻利,于是便五根手指一齐上阵。米饭吃完之后,将油腻的指头逐个放入口中吮吸,彻底舔干净之后才算罢手。



思考题:


分析点评:

“手抓饭”是孟加拉人长久以来的就餐习俗,孟加拉人认为吃饭中很多快感来自触觉,刀叉和筷子阻断了这种感觉,也就阻却了那种特有的快感。更重要的是,用手抓饭可以提前了解食物的温度,避免烫着舌头或者口腔。源自宗教情怀的抓食方式,不分东方西方,由来已久,印度教徒如此,回教徒也是如此,甚至意大利以外的欧洲平民社会,在18世纪开始广泛使用刀叉之前,也是借靠“万能之手”与神赐之食物进行对话。

很多西方人都难以接受用手指用餐,他们认为手指直接接触食物是落后的象征;而有些人则觉得这才是卫生的用饭方法,因为这会驱使你更加注意手指的卫生情况,你必会在用餐前彻底清洗双手,直到自己认为干净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