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不要拒绝并肩而行

王小梅  2016-07-06 23:11:09  王小梅原创
案例正文:

周老师受邀去巴林大学做一次文化交流讲座,周老师感觉任务繁重,责任重大,所以提前一天到达巴林,准备好好提前适应一下巴林的风土人情,了解一下巴林大学的文化氛围。

在巴林大学及其附近地区转了一天,对于这个传统的阿拉伯国家,周老师有了一个大致的定位,于是第二天,便热情洋溢的去巴林大学的一个大讲厅做交流讲座。首先,因为周老师的准备充足丰富,其次,因为同学们的热情友好和积极互动,整个讲座进行得热烈而顺利,直到最后的结尾部分也是很开心地完成了。

但是,当周老师准备一个人离开讲厅,去找接待他的巴林老师时,尴尬的一幕发生了,一位教授模样的中年男子走过来,与周老师之间的距离很近,他还试图拉周老师的胳膊,与周老师问好,说今天听讲座的心得及感谢的话之类的。周老师感到不舒服极了,但是又敌不过这位老师的热情,只能和他一道去见接待老师。因为周老师不愿增加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没有多说什么,交接好后就道别离开了。直到周老师回到住宿的地方上网一查才明白过来,今天这位老师的特殊举动是什么意思。而,周老师也为自己今天的举止感到自责,对自己没有事前了解当地特有的表达方式进行了解而感到不满意。后来,不管周老师去哪,总会提前做好万全的调查了解再出发。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巴林国人重义气,待人结友喜亲密;有一句话这么说:愿同朋友并肩走,手若挽手增友谊;偏爱猎鹰喜欢马,更是闲聊好话题;宗教传统极重视,恪守教规和教义。可见巴林人严格遵守伊斯兰教义,身体力行的实践着待人友好的传统,他们在迎送宾客时,总是和客人并肩而行,以此来表达与宾客之间亲密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