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点评:
商品交易最初就是以物换物各取所需,商人肯定是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两个商人碰在一起都想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就肯定需要谈判和妥协,这样砍价就出现了,后来货币出现了,买卖不再是直观的以物换物,而是通过等价交换物实现,了解市场行情越多的商人,越容易从中渔利,商业就是这么产生的,砍价就是原始的商业谈判,即使在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卖房还是要砍价的,公司间谈生意也是要砍价的。
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鉴于效率的原则,在大型零售业中均明码标价,谢绝还价。在中国的自由市场、私营商店、集市、地摊,能砍价的地方都是个人对个人、企业对企业的销售行为,这也就说明价格谈判只存在于地位对等的双方之间。现在中国因为市场越来越大,很多卖家也已经意识到砍价这种营销方式在现代零售业中已经得不偿失了,不如促销打折这些方式有效率,砍价比较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满足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促销打折也是一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