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于静的尴尬

陈小英  2016-07-04 20:32:57  报纸文章
案例正文:

于静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平时经常和留学生一起上课,课间也经常在一起聊天,渐渐地与韩国留学生英爱熟悉起来,有一天,韩国学生英爱邀请于静去她的宿舍做客,于静愉快地接受了英爱的邀请,但是,当于静来到英爱的宿舍门口,发生了尴尬的一幕,于静把鞋脱下来后习惯性的寻找拖鞋却没有找到,无奈只好向英爱求助,但英爱并未拿拖鞋而是做了一个用脚上的白袜子蹭地的动作,于静不解,但是见对方没有拿拖鞋的意思,也只好很别扭的直接走了进去,这时看到房间里还有两个男孩子,英爱给他们做了介绍,原来,两个男孩是英爱的同学,他们每周都会在一起学习,讨论问题。

大家都坐下之后,于静刚要开口,其中的一个男孩突然问了一个很突兀的问题:你多大?虽然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将年龄视为多大的隐私,但是异性突然问了这样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还是让于静心里多少有些别扭。好在接下来的聊天还是很愉快的,只是两个男孩子知道于静比他们年长两岁后,变得十分有礼貌,一直称呼姐姐,倒是让于静很不好意思。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已经体会到中韩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障碍,虽然这些差异并未引起大的冲突,但是这些小插曲还是使原本愉快的气氛变得有些尴尬,某种程度上对跨文化交际是有所影响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点,那就是韩国人在房间里不穿拖鞋,只是穿着袜子在房间里活动,他们的地板通常擦得十分干净,即使你穿着白袜子,也不必担心,英爱用袜子蹭地的动作正是为了表明自己房间的地板很干净,不会弄脏于静的袜子。

另外,韩国人很可能在初次见面就询问你的年龄,尤其是在双方看起来年纪差不多的情况下,他们更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但那非意在窥探你的隐私,而是确定在接下来的谈话中是否使用敬语,韩语的敬语系统十分发达,并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对敬语的使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进行严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