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更容易走上政治舞台 |
|
秦雨 2016-07-02 14:37:28 网络 |
|
案例正文:
2016年3月,吴廷觉担任缅甸新任总统。70岁的吴廷觉出身政治世家,其父敏杜温不仅仅是民盟元老,还是缅甸知名作家、诗人,而吴廷觉本人也是一名作家。2009年,吴廷觉写了一本描述父亲的《我父亲的生活》,是一本随笔式的回忆录。在缅甸留学的小张听到这个消息觉得很惊讶,在他的印象中,作家一般都是专心于文学,很少会从政。但是在缅甸,这种情况相当普遍。一位博客博主入选了仰光的区立法机构,11位诗人进入了议会。缅甸的新任信息部长(Pe Myint)写过短篇小说、翻译过契科夫和屠格涅夫的作品。缅甸的新政府可能是亚洲最有文学思想的政府。 
|
延伸阅读:
地处泰国的东南亚事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保罗·钱伯斯指出:“该国长时期受到国王、军队、殖民者压迫,很容易产生匿名的政治隐喻诗。”20世纪30年代,缅甸爆发独立运动,使得文学更加向政治倾斜。民族独立运动的激流席卷了文学界,以敏杜温、德班貌瓦、佐基为代表的仰光大学的师生发起了实验文学运动,开始探索适合向大众宣传民主、自由思想的文体与风格。在缅甸文学史上,这一运动对缅甸现代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
思考题:
|
分析点评:
缅甸可能是地球上唯一一个诗人们既可以进政府办公室,同时也会被关进监狱的国家。因为在缅甸,作家很难靠写作、出书谋生,全职写作或翻译无法保障日常生活。而缅甸文学在世界文学范畴内依然是小众的,没有多少作品被翻译成外语进入其它国家,外国读者对缅甸文学几乎一无所知。但缅甸又有特殊的地方,历史悠久的军队铁腕统治导致了缅甸政治和文学的深度交织。因为政治,在缅甸过去几十年严苛的审查制度下,作家有机会成为议员、内阁成员,甚至总统,也让他们看到文字可以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来表达异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