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舌尖上的喀麦隆

叶丽琴  2016-07-01 19:54:59  自编
案例正文:

志愿者小易到喀麦隆已经工作了很长时间,与学生相处融洽,但是对当地的饮食一直都不太适应。离开喀麦隆前,小易去学生家做客,并录制了一段视频,记录最后一段在喀麦隆的光阴。在视频中,小易与学生一起去菜市场,然后回学生家一起做喀麦隆菜。小易介绍了当地的自制冰箱,并详细展示了喀麦隆菜的制作过程。小易虽然目睹了制作全过程,但是看到很多菜混合在一起最终呈现的是黑色糊状物,味道又很重在心理上还是难以接受,不敢尝试。




延伸阅读:

视频:《舌尖上的马鲁阿》

链接:http://v.qq.com/boke/page/n/0/0/n0303fb26n0.html




思考题:


分析点评:

喀麦隆菜与中国菜的差异较大。这主要是因为在食材以及制作方式上存在很大不同,因此菜的呈现方式也不同。喀麦隆地处热带,常年气温都很高,为了让食物不易腐烂,他们经常会把很多食物混在一起,再加上很多香料,做成罐头,以便保存,但是这样难免气味会比较重。而喀麦隆条件相对艰苦,人们对食物的味道要求不高,因此在做菜方面也没有很大的讲究。中国人吃菜讲究色香味俱全,食物会分类,而且比较喜欢吃新鲜的食物,也很注重营养和搭配。

     喀麦隆人的主食有大米、面饼、甜食等,主要菜肴有西红柿、辣椒、觅菜、葱头、土豆,还有牛肉、羊肉、鸡、鱼、虾等。常见的待客膳食是将牛肉、羊肉、鸡块、鱼块油炸后,拌上西红柿、辣椒或者蔬菜,再用火炖得烂烂的,浇在米饭上或者用面饼卷着吃,再用手抓饭吃。喀麦隆人招待贵宾的一份菜是把棕搁蛆加上盐、胡椒和洋葱,放在一个椰壳里微火煮食,别具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