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热情的肢体接触

卓晓如  2016-07-01 18:56:36  自编
案例正文:

上个学期,卓老师在学校做语言进修班助教的时候,班里有三个喀麦隆学生,其中有一个学生从期中考试以后,在卓老师每次去助教的时候都非常热情,每个课间都到教室后面跟卓老师打招呼、聊天。握手的时候,他非常用力,而且握手的时间非常长,把卓老师的手都抓痛了,卓老师后来采取击掌的方式跟他们打招呼才避免了以前的尴尬。

有一次大家一起拍照,有个喀麦隆学生自然地把手放在了卓老师的背上,让卓老师感到非常别扭。还有一次,在取快递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喀麦隆学生,临走的时候他拍卓老师的后背示意告别,当时卓老师男朋友Y也在旁边, Y先生说下次他再这样就不客气了。

1.jpg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热情的喀麦隆人不管是碰到陌生人还是熟悉的人,都会很热情地打招呼,这是他们的传统。即使是初次相逢,也总是相互热情握手,表示问候、祝愿和友谊。关系亲密的朋友相遇,双方常要相互拥抱贴对方的面颊,热情地问寒问暖,显得异常亲近和友好,男生跟男生之间还有一系列更复杂的打招呼的手上动作。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比较矜持,讲究各种规矩,很少与人发生肢体接触,现在虽然已经不是“男女授受不亲”的时代,但是朋友、家人之间的肢体接触依然非常少,更别说陌生人了,甚至很多中小学把“拥抱你的父母”当做家庭作业。非单身的女生,她们会更介意男生跟她们打招呼的方式,过分的肢体接触是不被欣赏的。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含蓄和内敛,也反映了喀麦隆人的热情好客和开朗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