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朋友发来问候短信别紧张

卓晓如  2016-07-01 18:50:13  自编
案例正文:

卓同学在大年初六收到一个同班的喀麦隆留学生X的电话,X很热情地问候卓同学,并向她的家人们问好。寒暄过后卓同学小心翼翼问:“请问,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X说:“没有啊”。卓:“哈哈,我还以为是有什么事情呢。”X:“没有,只是问候你一下,我们是朋友啊”。卓:“当然,我们当然是好朋友,再次祝你假期愉快哦”。

对于这个意料之外的电话,卓同学又惊又喜,有朋友在假期里跟自己联系是一件非常值得开心的事情,但是对于这种只是单纯问候的电话,她还是觉得不太习惯。




延伸阅读:

  小丽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学校里的一个喀麦隆留学生。因为小丽的普通话比较标准,这个留学生又要参加HSK的考试,所以他希望小丽可以帮他补习汉语口语。小丽平时乐于助人,见他需要帮助便答应了。可是这个留学生每天都给小丽发短信,不论需不需要补习。小丽每次都回复但是从来没有主动给他发过短信。有一天这个留学生发了一条有点质问语气的短信说:“我们不是朋友吗,朋友不是该常常联系吗。可是我发现只要我不给你发短信,你就不给我发短信。你们中国人都这样吗?”小丽有点紧张,怕破坏了中国人在他心中的形象,就赶紧找借口解释。但是她也不知道该怎么跟这个人相处。



思考题:


分析点评:

喀麦隆人乐于结交朋友,并且联系频繁,想起来了就给朋友发个问候的短信或者打个电话,这是非常平常的事情,朋友之间的感情也会比较深厚。对于喀麦隆人来说,友谊就是经常互相问候,好朋友要不间断地彼此联系,才表示二人感情友好、友谊长久。中国人虽然也普遍有很多朋友,但是经常联系的很少,如果某天很久没见的朋友突然发短信或者打电话问候,那肯定是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现在中国年轻人的圈儿里流行着一句话“如果很久没联系的同学或者朋友突然跟你联系上了,那他肯定是要结婚或者生孩子了,找你要份子钱呢”。

    喀麦隆人的朋友很多,而且好朋友可以跟兄弟的感情一样,X来中国留学了,他的朋友们就会像照顾自己的家人一样帮忙照顾他的父母和家人。这跟中国人有相似的地方,中国人会有“把兄弟”或者“干姊妹”,就是朋友之间“拜把子”结为异姓兄弟或者异性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