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点评:
中国有一句话"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做什么事情都是有规律的。中国人习惯在固定的时间吃饭,实行三餐制度,一般是在早上7-9点吃早饭,中午11-1点吃午饭,下午5-7点吃晚饭,认为这样比较符合身体的规律,更“养生”。而且中国是农业社会,自古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完饭才有力气工作,干了一上午的活,要靠吃饭才能补充体力,下午继续干活。以前只有皇室才可以吃晚餐,相当于现在的夜宵。在宋代的时候,由于经济发展,老百姓才开始吃晚餐。中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吃饭是有规矩的,不按时吃饭对胃不好,而且从古至今人们都认为早餐特别重要,早餐一定要吃好,因为早餐距离前一晚餐的时间最长,体内的能力已经消耗殆尽,需要补充,以免血糖过低。血糖过低会引起头晕,注意力不集中。中医认为不按时吃饭容易损胃,也会削弱人体的抵抗能力。因为食物在胃内仅停留四至五小时,人感到饥饿时,胃早已排空,胃黏膜此时会对胃液进行'自我消化",容易引起胃炎和胃溃疡。
而在喀麦隆,“饥则求食,饱则弃余”。人们不依照固定的时间吃饭,饿了随时可以吃,没有按时吃饭的说法。他们觉得心情好了身体自然就好了。而且因为贫穷,不饿也吃饭会觉得很奢侈。
喀麦隆的饭与中国的不同,中国主要有米饭、面条、馒头三种主食,而喀麦隆有很多种,有时主食与菜混合在一起,有时单独摆放,但是喀麦隆人不会每天吃一样的饭菜,会每天都变换吃的内容和方式,他们认为这样对身体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