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燕是在坦桑的汉语教师,她带领学生回国参加夏令营。在归国时,受院长所托需要带给学生用的毛笔、宣纸、拼音挂图等材料。在搬运行李的过程中,晓燕发现,虽然男生居多,但每个人都只搬运自己的行李,没有人主动搬运这几个箱子,这个个箱子就多了出来。
晓燕想:“这要是中国学生,肯定早就主动搬这几个箱子了。”于是晓燕主动给学生分配任务搬运箱子。虽然这件事解决了,但晓燕心里人仍旧很不舒服,她不明白这些东西是给他们的,为什么学生没有主动帮老师的意识,是学生太自私没责任感吗?
受生长环境,国家局势,教育水平多方面影响,中国学生是与坦桑学生有很大不同。中国的教育从小强调乐于助人、尊师重道,学生看到老师都会主动问好,会帮老师拿东西,这是我们所弘扬的中华传统美德;但坦桑学生未受到类似教育,老师在学生的眼里乃严师,跟老师会存在些许距离,他们是没能存在这个意识,不应看做自私、没责任感的表现。在这种情况发生时,就需要老师多与学生沟通,日常教课过程中多向学生传达这种教育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