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酿酒原料及方式的差异
图一
图二
一般而言,中国酿酒原料主要有小麦、高粱和粟、稻谷。西方主要以葡萄为原料。
二、喝酒的礼仪与习俗
1、中国:中国人的好客,在酒席上发挥得淋沥尽致。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敬酒时得到升华。中国人敬酒时,往往都想对方多喝点酒,以表示自己尽到了主人之谊, 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说明客人看得起自己,如果客人不喝酒,主人就会觉和有失面子。有人总结到,劝人饮酒有如下几种方式:“文敬”、“武敬”、“罚敬”。这些做法有其淳朴民风遗存的一面,也有一定的负作用。
2、日本:在日本,每年成人节,日本年满20周岁的男男女女都会穿上华丽庄重的服饰,所谓男着吴服,女穿和服,与一些朋友到神社祭拜,然后饮上一杯清酒,在神社前合照一张饮酒的照片。日本文化宽容醉酒者,其实也是纵容醉酒者,因此喝酒是日本人发泄的手段。
3、韩国:和韩国人喝酒不能自己给自己倒酒,必须别人为你倒酒,他们认为自己给自己倒酒,喝了有害健康。为别人斟酒一定要用右手拿瓶。
4、泰国:泰国受佛教五戒之一“不饮酒”的影响,严格控制酒类。只有每天的11:00—14:00及17:00—24:00是合法卖酒时间,而且大型的佛节和政府规定的日子禁止卖酒。如果有小店想要卖酒,需要先申请酒类销售许可。
5、越南:蛇胆汁酒在越南随处可见,一般的蛇肉餐厅都会提供一种特殊的服务——现场制作。专门的技师会当着你的面打开眼镜蛇的胆囊,然后将蛇胆汁和米酒混合起来。这种墨绿色的混合物就是餐前的开胃酒。
6、新加坡:新加坡人大多不喝酒,正规的晚宴一般也不提供酒水。新加坡新出台的规定禁止零售商每晚10时30分至隔天早上7时卖酒,且公共场所不能饮酒。餐馆、酒店、酒吧、咖啡店等仍可在规定时间内贩卖,但不准外带。
7、挪威:1)在吃饭期间,客人应向主人祝酒,但这只限于客人在6位以下的时候,如果超过6位,就不可以向女主人祝酒,因为如果客人都向女主人祝酒,无疑会使她喝醉。散席时,务必向女主人正式道歉。2)在饮酒时若进行敬酒(skaling)的话,有一套复杂的注目仪式。举起杯子,凝视着对方的眼睛,然后说Skal,互碰玻璃杯,再一次凝视对方的眼睛,之后一饮而尽(慢慢啜饮更好)。
8、俄罗斯:俄罗斯人喝酒时习惯拍喉咙,表示自己酒量很好。喝酒时要喝冰酒,对酒杯比较讲究,喝酒有专门的酒杯,分别用来饮用啤酒、葡萄酒、白兰地、伏特加酒等。如果和人碰了杯,特别是为了健康而碰杯,那就要一口喝干杯中酒,否则就被认为不吉利。如果参加的是家庭宴会,最后一杯无论如何是要敬给主人的,以表示对他们盛情款待的谢意。
9、法国:法国的饮酒文化有很多的讲究:1)搭配规律。法国人对喝什么酒配什么菜都有讲究,不一而足。2)饮酒的酒温。不同的酒应该在不同的温度时饮用。饮用前几小时开瓶,以便酒与空气充分接触后产生氧化,使酒味更浓香。陈年酒要避免过早打开,一般以现喝现开为好,这样可以避免酒味不够新鲜。
10、德国:德国的规矩是吃饭前先喝啤酒,再喝葡萄酒,若饮酒次序反了,他们会认为有损健康。
11、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只有在下午6点后,才准喝酒。如果在冬天,则要向后延迟一小时,至于新年及节日,饮酒的时间要到11时才能开始。“加酒”(大喊服务员来加酒)已经成为了一种优良的风俗习惯,这意味着一旦你在酒吧里接受了一同去喝酒的某人的酒之后,你就应该给每个人都叫一杯酒作为回敬。
12、美国:将最后一滴酒倒入自己的杯子中,以免让别人再买一瓶酒。美国的商店在星期一到星期六的晚上十一点以后不准卖酒,星期天商店整天不准卖酒。
13、瑞典:千万不要“碰”杯——除非你给另一个人说“干杯”,同时要保持不断的眼神交流——不然会被认为粗俗。
14、爱尔兰:“轮流文化”(Rounds culture)在爱尔兰饮酒礼仪中尤为重要。根据Irish Central,如果你和爱尔兰人外出,肯定有人会请你喝酒——通常一个人会和酒吧里所有人喝酒。这叫作“让自己动起来”。记住这有一个未成文的条件,即别人请你喝酒,你要回请。
15、捷克:与别人碰杯的时候,保持眼神交流,而且在喝酒的过程中,千万不要交杯。根据捷克的迷信,如果交杯,你会被诅咒七年性生活不和谐。
16、新西兰:在超市售酒区上方有一块铭牌:“没有证件,不予服务,没有例外。”除此之外,超市收银区还标出售酒“责任经理”的名字。
17、巴西:卡莎萨是一种用甘蔗汁蒸馏而成的烈酒,是巴西最受欢迎的酒精饮料,被誉为巴西的“国酒”。由于巴西消费的大部分卡莎萨酒都比较“粗糙”,所以它也经常被冠以各种粗鲁的称号,比如“猫的呕吐物”、“老虎的呼吸”以及“狗尿”。卡莎萨酒依然没有成为巴西上流社会的饮品,上流阶层们始终对葡萄酒、波特酒情有独钟。
18、阿根廷:阿根廷人从小喝葡萄酒长大,对于他们来说,葡萄酒就像是果汁饮料,甚至是水,一高脚杯的葡萄酒,一般一口下去就是1/3,两个人对酌,往往前菜阶段就已经开了第二瓶葡萄酒,所以往往第一杯碰过之后,阿根廷人就会非常自觉地一杯接着一杯一直喝到饭后。
19、墨西哥:夜晚的酒吧里,好友们互相比拼谁可以承受住最大电压,以此作为喝酒的一种助兴游戏。当一群人喝酒时,触电游戏会被当作酒令,触电挑战不成功的人需要被罚喝酒。特基拉酒是墨西哥的国酒,墨西哥人饮酒方式也很独特,常用于净饮。每当饮酒时,墨西哥人总先在手背上倒些海盐末来吸食。然后用淹渍过的辣椒干、柠檬干佐酒,恰似火上烧油。
20、南非:许多南非人过着深宅大院的生活,家里都有酒窖。酒按着品类与年份,井然有序地存放在窖里的木头格子中。走进厅里某个角落,主人有着自己的小酒吧,不论是各式饮酒杯子或调酒器材,一应俱全。做客于南非人家,当地人会盛情地拿出家中自制的啤酒招待客人,客需多喝,最好能一饮而尽,以表谢意。
21、坦桑尼亚:所谓的“酒吧”,其实就是在茅草屋里放几排用长条木板架起的桌凳,大家围坐在一起,每人用一根长达数米的细管子伸向一个装满“土酒”的大坛子里边吮吸坛子里的“土酒”,边漫无边际地闲聊。或者干脆连管子都不用,端着一个大塑料杯子你一口我一口传递着喝。
22、希腊:希腊人无论午餐和晚餐都饮酒,并且喜好喝酒寻欢至深夜,同希腊人谈生意也免不了陪着喝点,他们把稍醉微醺作为社交的风范。
23、土耳其:和一群朋友用餐的时候,喝一杯拉克酒(俗称“狮子奶”),享受当地人闲适的生活。对于穆斯林人来说,拉克酒是土耳其非官方的国酒,是一种用粮食、面香等香料制作的烈酒。如果你和一群朋友在一起,单独给自己点一杯酒是不礼貌的,而应该为整桌人要一壶酒。
24、芬兰:在芬兰,酒精饮料的销售由政府垄断,政府通过发放给顾客的特别登记卡来控制消费量。
25、印度:印度喝酒的人少,一个原因是部分是禁酒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印度的酒非常贵。一瓶本地产的啤酒在10块到20块人民币之间, 其他酒就更贵了,以印度人的人均收入有钱人才喝的起酒,贫民百姓就是想喝也舍不得买,消费不起。
26:印度尼西亚:印尼政府对喝酒的管制不是那样按人群分的。一般上,穆斯林是不允许喝酒的,但是在特定的场合一些人也喝酒。 印尼只有少数地区允许卖酒,比如首都雅加达、汜水、巴厘岛有酒吧和酒销售,但很多地方是不允许卖酒的。在少数大型华人超市,预约可以买到啤酒,但没有白酒。
27、意大利:意大利是盛产葡萄酒的国家。许多小城镇甚至乡村农户也会酿酒。过去,有些农民家里酿了许多酒,自给有余,便打算出售一些。他们将葡萄枝挂在自家门口,过路人一看便知道这家有酒卖。一旦酒已售完,绿枝就被取下。这一风俗一直延续至今,有些商店门口仍然挂起葡萄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