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制度 > 罢工(图文)

罢工(图文)

案例正文

在法国怕罢工,怕示威游行。罢工频繁,一是因为法国工会势力大;二是法国乃崇尚人权的国家,罢工是公民的一项权利,随时可行使,只要提前几天交上罢工申请就可以了。

这几年经济不景气,罢工成了家常便饭。工人因要求加薪不成罢工、工厂裁员罢工;渔民因进口冻鱼抢了本国市场罢工;农民因欧共体拒绝补贴农产品也罢工,甚至连飞机驾驶员因由于技术进步,设备现代化而减掉一名副驾驶也罢工。空勤人员罢,地勤人员罢,机场清洁工也要罢。要是清洁工罢工,机场遍地狼藉,厕所臭气熏天。最惨的是地勤罢工,电视里出现过这样的画面:行李没人装运,旅客们肩背手提,走上一公里。没有地面指挥,法航飞不了,所有国外航班也被取消。在度假旅客云集、航班爆满的季节,航班一被取消,旅客只好睡在候机室,最多要等上两三天。这时旅馆取消订位,下趟航班也赶不上,大家叫苦连天,特别是北美游客,大老远来的,费时费力费钱,度假的情绪都没有了,有的美国人还大骂,发誓再不来法国了。

法国航空公司频繁罢工,使公司亏损严重。同行英国航空公司1995年赢利达7亿欧元,德国航空公司也赚了4亿欧元,法航不仅没赚,还亏了2亿欧元。裁员问题上,德航两年裁掉9000人,英航两年间一口气裁20000人。法航计划1994—1997年三年间只裁5000人,而且法航要面对28个工会去谈判,德航面对的只有两个工会。

农民示威还厉害,把土豆萝卜整车倾倒在路上。脾气好的时候,农民扩大事态,携手进城,将桃子、番茄等成盒送给行人。这时市民高兴了,知道消息的老头老太太老远赶来,排队踊跃领取,然后拎着重重的袋子一步一歇地离去。法国劳动力价格昂贵,农产品抵不过进口,农民和渔民往往拿进口货撒气,向政府施加压力。

blob.png

分析点评

法国的民族性过多强调个性而不注重集体精神,重视个人价值而忽视社会的凝聚力。而且他们不讲痛定思痛,罢工潮过后,无人考虑如何在未来避免同类事情的发生。所以罢工重复发生,一年一大罢,小罢就不知多少次了。德国人就不同,战后几十年来罢工很少,雇主和工会总能达成一种协议,在罢工和示威这样剧烈的冲突爆发前解决问题。在法国,雇主和工会往往冲突后才解决问题,大部分结局是雇主让步。除了有企业工会的压力外,政府都出于短期利益的考虑,不敢得罪工会。

罢工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损害了法国人的国际形象,也损害了普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尽管如此,罢工示威的势头仍此起彼伏,公众却表现出相当大的容忍。1994年罢工后的一次民意调查中,60%以上的人对罢工表示同情,认为是有效的社会诉求方式,尽管他们深受其害。

差异点
法国 中国
法国常常有工会组织罢工。中国极少有罢工的情况,而且工会一般不会组织罢工。

信息来源

车耳,如此法国[M]科学出版社,2004年01月第1版

标签: 罢工

浏览: 评论: 收藏:0
罢工(图文)
案例编号:7835
洲:欧洲 国家:法国
分类:制度
上传时间:2016-02-18 16:52:08
分享者:郭芳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