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mmy毕业于秘鲁私立的华文学校,从小对汉语感兴趣的她不仅可以汉语交流无障碍,而且热爱中国文学,通读研究了很多中国名著,现任秘鲁一所普本院校担任老师,教授秘鲁文学。同时,她也很喜欢莫言(秘鲁作家略萨获得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很喜欢中国的一些文学作品,无论是日常生活中对文学作品的热爱,还是教学工作中对中外文学作品的查阅、探讨、对比和研究,都使她对中西文学作品所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有了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宗教对两国的文学作品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上面的对比研究所揭示的不同很好地反映了两国文化的差异。宗教对于政府来说是一种统治工具,对于普通百姓则是精神休憩的园地。中国文人喜欢借宗教说凡事,而西方人则借凡事寓教义。
差异点
秘鲁
中国
作品类别
秘鲁文学作品
明清文学作品
代表作品
《绿房子》、《城市与狗》、《世界末日之战》
《封神演义》、《西游记》
《红楼梦》
宗教概念
拉美文化的宗教是“再”和“聚集”,就是一群人为了一个目的聚集在一起
有一个创始人、有崇拜对象为“宗”;有一群追随者,有一定的祭祀仪式为“教”
基本作用
一度与政体紧密联系,甚至出现了政教合一的政体,宗教在秘鲁的政治影响力极其巨大。
宗教似乎一直只是政治统治的附庸或手段。
宗教特点
拉美国家的宗教大体上都属于唯一神教,如天主教、基督教等。
在中国占主流地位的宗教属于多神教,有着比较多的崇拜偶像,而且不同宗教的崇拜偶像有相互交融的情况
宗教人物刻画
较单一
多元化
秘鲁 | 中国 |
描写世俗生活揭示宗教主题 | 借宗教反映作社会生活视角或态度 |
借凡事寓教义 | 借宗教说凡事 |
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源泉,以基督教为主的宗教文化已经成为人们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世界文学的最基本的素材,其影响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尤为明显。
宗教信仰是研究西方文学过程中首要注意的问题,因为“跨文化研究最早是在宗教文化领域开始的,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文化诸要素中,宗教是最重要甚至是核心的组成部分;二是历史上的文化交流不像现代以同行专家
的对话为主要形式,而是以战争、贸易、传教等为载体与媒介,其中宗教所起的作用最为主要;三是不同宗教信仰的群体!民族、国家、团体等等"之间所发生的冲突、纠纷和战争,严重影响了当今世界的安宁和稳定。”由此可见,宗教是划分不同文明的主要依据,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特定的宗教信仰产生了特定的语言,中西方的宗教信仰不同,也必定影响着英汉之间语言的理解。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以基督教《圣经》为主的宗教文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基督教产生时的欧洲动荡不安,人们相信只有上帝才能拯救他们,于是基督教应运而生,人们的语言、文学思维、理想信念也都深深的烙上了民族宗教的色彩。英美文学作品中不可避免贯穿着西方的宗教信仰。 然而在这些充满宗教色彩的文学作品中,宗教扮演的角色却不尽相同。有宣扬《圣经》的观念和精神———主要指仁慈、宽恕、博爱、牺牲、重生等;同时也有反映在宗教统治下产生的人性悲剧的作品。
------《论西方文学中的宗教色彩》匡丽,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外语系助教;肖月,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外语系助教。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