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n 第一次去北京旅游,为了避免语言障碍,他特意雇了一位懂英语的导游。当他们参观长城时,Steven对长城的宏伟景色赞不绝口,突然他想去洗手间,但是碍于是女导游,他为了避讳就对她说“I want to go somewhere ”。这位女导游微微一笑,十分顺口地说“Of course, you can go anywhere.”Steven 听后脸色突变觉得不可思议,心想“怎么可以随便大小便呢。”
在这个案例中,显然是导游和游客在交流上存在误解。Steven 因为是女导游,出于礼貌他用了一个委婉语“somewhere”来代替洗手间或厕所,而女导游由于对英语委婉语缺少理解,就按字面上的意思来回答了,于是用了“anywhere”,“当然,你可以去任何地方”。显然,Steven无法理解。在日常的对外交往中,我们也经常遇到此类问题。Hymes提出交际能力理论,最后一个是语言“是否(并在多大程度上)其交际得以完成,并产生了何种效果”。在交流过程中,由于文化和语言用法上的不同,往往会出现交流上的误区,产生交际上的困难。语言被作为礼貌的载体运用到语言交际当中,如果忽视语言运用的恰当性,那么其本意将可能被曲解,造成意义交流上的费力,甚至误会。
加拿大 | 中国 |
中外文化和语言运用上的不同 |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