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日常生活 > 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

案例正文

某先生有次去法国,在戴高乐机场有法国朋友来接,张牙舞爪,连亲带吻,夸张的动作好像几辈子没见面。同时来接机的还有在巴黎的中国同学,老乡遇老乡,虽然是两眼泪汪汪,但仅仅是握握手而已,脸上却平静如水、丝毫看不出心灵的波澜。法国朋友看见这场面,不解地问:“你们久别重逢不高兴吗?”唉,怎么跟他们解释呢?

分析点评

不同于法国的见面礼仪和处世哲学。中国人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主要指心情的愉悦,而不是嘻嘻哈哈的外在表现。中国人无论是心潮澎湃,还是荡气回肠,大喜大悲要么放在自己心里,或者搁在肚子里,保持一副“扑克脸孔”。表情的谨慎其实反映我们中国人保守的处世哲学。在国外的中国人大多谨小慎微,克勤克俭,既不主动融入当地社会,也不会惹事生非。

差异点
法国中国
法国人见面表情更丰富、更热情。中国人比较含蓄内敛。
延伸阅读

记得有一次在法国朋友家参加晚餐聚会,除我是中国人以外,还有一位看上去像东方女性。好心的朋友特意引见介绍说:这位小姐叫“玲”,是从台湾来的。从法国人的发言猜测,我想当然地称呼她为“林小姐”。不料小姐更正说她不姓林,法国人都叫她“玲”是因为她的名字中的最后一个字是“玲”。交谈之冲,发现这位小姐在大陆的祖籍居然和我的老家是一个省份,算是老乡。虽说攀上了乡亲关系,聊得也算投机,可是我无论如何不敢造次用“玲”这样一个单字称呼她。看见那些也是刚刚认识她的法国人一口一个“玲”地叫着,听得我直起鸡皮疙瘩。本有心提醒一下法国朋友们,照我们中国人的习惯,那是一种异乎寻常的亲昵称呼,是特定的关系和场合才可以用的。不过又一想,人家小姐什么也没说,也就算了。正如法国谚语所说,咱总不能比国王更忠于王国吧。

没想到,更令我尴尬的事还在后边呢!当晚餐终于结束时,来宾们纷纷起身互相道别。男士之间简单一些,握手致意即可。女士和女士之间、男士和女士之间则要做拥抱状,行贴面礼,嘴里还要发出亲吻的声响。我按照顺序和每一个男土握了手,照葫芦画瓢与几位法国女士们也行了大礼,轮到下一个女士时我突然怔住了:原来这位是我的老乡。而刚才还和法国人又说又笑行贴脸礼的“玲”小姐也突然不知所措起来。贴脸还是握手?一霎那间空气变得紧张起来,所有的人似乎都在看我们。我心里很有一点不平衡:那法国男人可以拥抱亲吻中国女子,中国男人也可以拥抱亲吻法国女子,怎么中国老乡之间反而亲不得?可又一琢磨,就算我有那个心,也没那个胆呀,谁知道人家会不会接受,搞不好把面子也丢了。正犹疑间,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和我交换了一下眼色,会心地一笑。只见她大大方方地绕开我,走到下一个法国男人那里去告别。


思考题

信息来源

(法)大恩 翟华.十二亿火星人 六千万火鸡人. 2004.1
浏览: 评论: 收藏:0
好久不见
案例编号:6531
洲:欧洲 国家:法国
分类:日常生活
上传时间:2015-11-18 19:34:44
分享者:郭芳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