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教育 > 你怎么可以打孩子呢?

你怎么可以打孩子呢?

案例正文

胡先生一家移民至美国两年多以来,结识了一些美国当地朋友。因为自身对中国佛教文化和茶文化的热爱,影响到了周围的人,所以常常有朋友和他一起品茗。一日胡先生受邀到一个交往已久很熟悉的朋友家里做客,这日胡先生带了自己刚上初中的儿子一起去。胡先生的儿子个性比较乖张,不太服从管教,这一日更是在席间冒犯了胡先生,胡先生一气之下狠狠地打了儿子一巴掌,众座愕然。该朋友赶快加以阻拦并表示非常不解,严肃地说:“你怎么可以打孩子呢?“而胡先生则说:”不打不成材,今天不打,他以后还会犯同样的错误。“

分析点评

美国人的观念认为,十二岁以前是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人的一生将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以暴力解决解决问题,将会使孩子产生功利思想,对抗拒不了的事曲意屈服;而对弱小者则以暴力解决,是社会不安定因素的根源。然而在中国,一招古训,我们则有不打不成材只说,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民间说法也至今朗朗在耳。我们不得不说各有利弊,只是两国人对待此事的观念和度有所不同。

差异点
美国中国
美国人不能打孩子中国人认为不打不成材

信息来源

标签: 不打不成材

浏览: 评论: 收藏:0
你怎么可以打孩子呢?
案例编号:6386
洲:北美洲 国家:美国
分类:教育
上传时间:2015-11-17 11:16:10
分享者:巩丽丽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无相关信息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