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从海德堡大学毕业后,决定到北京大学进行中国学的学习。在第一节课上进行自我介绍时,萨拉惊奇地发现她的中国同学在介绍时都不曾提及自己的兄弟姐妹,不过由于事关个人隐私,她并不曾询问她的中国朋友。随着对近当代中国学习的深入,她才了解到,中国在80年代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一个家庭只能养育一个孩子。但是反观德国,政府不仅允许家庭养育多个孩子,并会在孩子成年前持续提供补贴。
养育孩子的成本包括了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尤其是在居住、饮食、服装、交通和教育方面,不含保险成本和应急储备资金。在德国,一般情况下,孩子数量越多,养育每个孩子的成本就会下降,因为一般情况下只需在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投资一次,后面的子女可以接着使用而无需重新置办;另一方面,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为其所付出的资金就越高。如果累计下来的话,一个孩子养育到满18岁成人,德国家庭需要为其支出总共12万欧元的消费成本,如果把通货膨胀因素也算进去,相当于至少13万欧元。但是在这18年中,父母可以从政府那里获得总计将近4万欧元的"儿童金"(Kindergeld)作为补贴。对于德国这样一个人口负增长的社会来说,孩子就意味着未来的劳动力,也是将来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柱,因此为之付出的每一欧元从长远来看都是值得的。但中国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农村家庭在男孩的养育上花费得较多,在女孩身上花费得较少,而且由于中国人口数量过多,中国政府能给的补贴极为有限。并且,相对于德国青少年往往在满18岁后就基本经济独立的状况而言,中国大学生大多数还是依靠父母资助来支付学费和生活费。此外,在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今天,中国父母往往要为子女成家买房支付大笔资金,而这在德国家庭中则是相当少见的。
德国 | 中国 |
在不考虑两国生活水平差异的情况下,由于国情和政府的政策,德国人养育孩子的成本要比中国人低 | 在不考虑两国生活水平差异的情况下,由于国情和政府的政策,德国人养育孩子的成本要比中国人低 |
信息来源
网络转载,详见: http://www.deyinxiang.org/web/c_000000020003/d_5839.htm标签: 养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