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在德黑兰旅游时,看到德黑兰国民门时十分震撼。德黑兰国民门借鉴罗马建筑艺术,在门两侧修上罗马柱,但通体遍饰波斯图案与书法。前国王巴列维为纪念波斯帝国2500周年,于1971年在德黑兰中部修建高50米的“王塔”,伊斯兰革命后更名为“自出纪念塔”。建塔的初衷是赋予类似巴黎凯旋门的涵义,其张力四射、扶摇冲天的形象,完美地演绎了波斯民族的性格,与其称塔,不如称“波斯门”。
波斯是个特爱面子、极讲尊严的民族,这种理念集中物化到门面上,显得对门面有着别样的偏爱。在伊朗,几乎每个古城都有一座孤零零的城门。它并非一般意义上用作进出、值守的城门,而纯属一座城市的标志、脸面和象征。这些门基本上是伊斯兰风格的拱形砖石建筑,以彩陶贴面;门柱大多过顶,过顶之后还要继续拔高,这大概最能体现波斯好强拔尖的民族性格。
伊朗 | 中国 |
(古)城门纯属城市的标志、脸面和象征 | (古)城门的进出、值守等实用意义大于象征意义 |
信息来源
案例、案例分析引自:刘振堂,《波斯风情:伊朗》,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1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