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是来自中国的乌克兰留学生,某日他参观乌克兰同学B的住宅,发现在墙上有一副油画,表现一只白鹤在水边翩翩起舞。A很好奇,于是询问B,在乌克兰白鹤是否也有在中国文化中“长寿”的含义。B介绍说,在乌克兰文化中,白鹤代表着忠诚于家庭、祖国,并没有“延年益寿”的意思。
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人们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它更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言的运用必然反映民族文化传统的独特的色彩,涉及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待人接物方式等。由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历史,各国在发展中,对于相同的事务会产生不同寓意和内涵。
某些词汇中乌差异不大,在两种语言中可直接互译。如乌语
和汉语中的“彩虹”,均会引起“欢乐、美妙”的联想。在语言交际时,我们常会碰到一些理解上的障碍,甚至产生概念上的模糊,例如,乌语的“水果”这个基本词义外,还有其特殊的伴随意义,喻指“家伙”,而汉语“水果”这个词不会引起上述联想。某类词汇在乌汉两种文化中字面上完全等值,但涵义不同,各自能引起不同联想。例如,在乌克兰“垂柳”是忧郁的象征,而中国人惯以“垂柳”比喻宁静、悠闲的生活等。
信息来源
卡丽娜:《乌汉语词汇对比研究》(博士论文),复旦大学2008年。